弘扬优良传统,争做时代新人 ——我对学校历史的一些认知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6/03 作者:马福业 阅读次数:

    前 言

    我 1990 年 11 月 6 日到校任党委常委、副院长,1992年2月任党委常委、院长,1994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院长,1996年3月任党委书记,2002年5月11日离开工作岗位,在学

    校工作了 13 个年头。

        离开工作岗位后,我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遵照校党委和校长的安排与要求,力所能及地为学校做一些工作。我深爱我们的学校,不是因为我从学校得到了多少,而是学

    校为我提供了工作舞台,让我通过实践历练,更加成熟,贡献出了全部智慧、经验、心血,为我们这所大学添砖加瓦。

        20 世纪末,我觉得有必要把天津理工学院及合并前四所学校走过的历程记载下来,邀请了几位老同志策划编写校史的工作,并着手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专访有关领导和知情人等工作。历经近两年,写出校史初稿,并作了多次修改补正。从这项工作中,我更加了解了之前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

        我们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为了让现在、未来在理工工作、为之贡献的每一位教师、干部、职工,每一位学子,都能知道学校是如何走过来的。更重要的是,回顾我们学校创立、建设、发展历程,探讨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有哪些优良传统需要传承弘扬,以塑建我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全体天理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每一位天理人放飞青春梦想、拼搏创业的不竭动力。

        我想从一段简史、三点体会来回顾学校创立及前二十几年的概况。

    创 立

    天津市曾有一段时期是河北省省会。20世纪70年代初,省市分家,天津市重改为直辖市,有几所高校划归河北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直辖市又是北方工业重镇的天津市,却没有一所工科高校,天津市委、市政府决策,要筹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

        天津理工学院的创建,有四个时间节点:一是1977年。1977年天津市委发布 74 号文件《关于筹建天津中医学院、天津工学院的通知》。天津工学院筹备组于1977年11月2日成立,黎传声同志任组长,着手组建教师队伍和专业设置调研。二是1978年9月11日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发出118号文件《批转市革委文教组〈关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建立分校有关事宜的意见〉》,建立了天津大学一、二、三分校,当年招收预科生。三是 1979 年。是年7月17日天津市委发布187号文件《批转市高教委员会党组〈关于天、南大分校调整的报告〉》,继提出筹建天津工学院之后,首次提出了筹建天津理工学院的问题。同年9月1日,市革委办公厅就市高教委员会呈报的《关于筹建天津理工学院的请示》([1979]津革高47号 ),发布《关于同意建立天津理工学院筹备组的函复》(津革办函[1979]60号 );9月5日,天津市革委会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建立天津理工学院的请示》(津革报[1979]25号 ),天津大学二、三分校合并为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并于当年招收首届本科生;12月17日市委发布279号文件,决定建立天津理工学院筹备组和党的核心小组,任命黎传声为筹备组和核心组组长。筹备组的任务是办好理工分校、筹建理工学院。四是1981年。是年7月11日教育部发布(81)教计事字157号文件《关于增设天津理工学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学校的通知》,文件称:“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天津理工学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学校”,明确学院设在天津市,学制4年,由天津市领导,并明确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等。

        我认为,这四个时间节点是我校筹建、创立的重要史实。确定1979年为学校创立年,我理解,其最重要的标志是,这一年招收了首届本科学生;这一年的9月5日天津市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建立天津理工学院的请示;这一年,市委批准成立了筹建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

        1996年1月16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天津理工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的决定》(津党发[1996]12号 ),将天津理工学院与天津理工学院一分院 ( 原天津大学机电分校 )、天津理工学院二分院 ( 原天津大学分校 )、天津大学冶金分校合并,原三所大学分校建制即行撤销。一分院于1979年建立,名为天津大学机电分校,1992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学院一分院。二分院1978年建立,名为天津大学第一分校,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分校,1992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学院二分院。天津大学冶金分校是1979年在原天津冶金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四校合并后,新校名称仍为天津理工学院。是年3月11 日,召开了新天津理工学院成立大会。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天津理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40年间,学校校址的变动,学科专业的调整,增设硕士、博士培养层级的设置,建制的调整,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实力的增强,多次国家级考核评估的顺利通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等等,学校建设发展的种种标志性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就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对校史的了解,我想谈以下三点体会。

        ( 一 ) 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成长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天津理工大学的创立,从市委、市政府决策到筹建工作的实际推进,到国务院批准我校成立,正好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说,我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

        天津市是当时三大直辖市之一,又是历史形成的我国北方工业重镇。由于当年省市分家,天津市没有一所理工科高校,显然与天津市的地位、与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可以说,假如没有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 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校的适时创立。

        一所大学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需要长期的建设和积淀。我校1979年才创立。我在校工作期间,深切感受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这些老牌大学、名牌大学,我们难望其项背。就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建校时间也比我校早20多年,学校规模、办学实力可以说比我校高出一个层级。而社会上对高校的评价、要求、期望,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把尺子”。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适应时代要求,奋起直追,弯道超车,追上兄弟高校,比肩前行,一直是摆在我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怎么办?只能是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办学。我举几个事例。

        在学校早期的发展过程中,1985年组建计算机工程与数学系,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是天津设置计算机专业较早的高校;1986年创立了以徐叙瑢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材料物理研究所;1984年就聘请了第一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并开启了中外合作的大门;学校较早地制定了“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以“转换办学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提出“构建德育系统工程,形成系统德育机制”等改革措施。这些开拓性的工作都是学校发展历史上重要的发展台阶。

        新校区建设,也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关键一步。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校区狭小、多点办学 , 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1999 年,我们就考虑,靠周边拓展,可能性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另辟蹊径。我们就找到邓店村,提出以置换方式使用该村500亩地建新校区,他们表示可以商议。是年底,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我们提出这个设想和建议。市领导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做出在外环线旁西青区界内建高教区的决策,理工和师大先行。我校拟征地,多半属建材总公司,少半属李七庄。记得,在商议征用建材总公司土地时,主管教育工作的刘胜玉副书记邀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王德惠召集我校主要负责人和建材两位老总开会,我们提出以每亩8万元共2亿余万征地,建材老总很为难,说这点钱连补偿合资企业和遣散职工都不够。刘胜玉副书记说,增加一些,3亿2千万,王德惠副市长也说行。但接下来和西青区主管领导谈征地就没那么容易了,理工、师大联合起来与区政府谈, 反复多次才定了下来。一边征地一边聘请专业公司搞设计方案。市领导和我们研究确定,新校区要有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要有标志性建筑,但不建高楼;要有统一建筑风格,每座建筑又要有特色,不能搞成百楼一面。在一次全市教育口领导干部会议上,还让我作了开拓、建设新校区的专题发言。新校区规划从2000年启动,历经十多年艰苦工作,以改革精神破解了各种难题,2014年实现了单点办学。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对我校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建校4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全体理工人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学校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 二 ) 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既是取胜之剑,又是腾飞之翼

        回顾建校历史,我深感40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令全世界震惊的发展, 为我们学校的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一所大学要发展起来,要快速成长起来,还需要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就是我校取胜之利剑。

        我举几个事例:

        1977年,市委决定成立天津工学院筹备组,筹备组当时是借用天津大学的几间学生宿舍和几间抗震临建棚办公。在那样艰苦条件下,短时间就调集了近300名教师和干部。

        1979年,二、三分校招收首届本科生1998人。分校是使用原天津中学和 22 中学的校址,占地面积小,教学建筑少,没有学生宿舍。学生全部走读,相当多的学生每天骑自行车到校上课,单程就需一个多小时。但同学们十分珍惜难得的深造机会,学习热情非常高,无论严冬酷暑,风雨无阻,保持了很高的出勤率和准时到课率。那一时期的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是我校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教室不够用,有的课程就采取闭路电视直播的授课方式,而且把所有的星期日和假期用来安排实验课。那时两个校区只能挤出6间房子做图书馆,阅览座位只有30个;教师集会和教研活动有时只能在楼内走廊或操场上进行;从外地调来的教师和家属只能暂住在临建棚或工棚;全体工作人员既无奖金也无补贴、加班费,但大家没有怨言,没有懈怠,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心血和才智。合校前,三所分校的办学条件一样艰苦,师生员工就是凭着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办学,培养出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可以说,我校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就是那时候孕育出来的。

      1995年1月,国家教委发出通知,决定对“文革”期间及“文革”结束后新建的108所普通高校实施教学合格评价,我校被确定为首批,进校开展评价时间是11 份。这样大范围的对高校实施评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说是教学评价,但从“评价指标体系”看出,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对学校的全方位评估。评估要求明确,标准严格,学校准备时间短,但评价结果对学校可谓生死攸关。我校底子薄、困难多,是否向国家教委申请延期评估?经讨论,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那就是:横下决心,迎难而上,迎接评估。当时学校制定了迎评工作方案,提出:全院齐动员,团结拼搏,迎接国家级考试!经过层层发动,很快全校师生员工就把力量凝聚到迎评工作上来。不到10个月的时间,教师、干部、工勤人员、学生,人人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按要求完成学院下达的任务。休息日、整个暑假,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工作,有的同志带病坚持工作。资料收集整理汇总,是一项重头任务,在撰写“自评报告”、汇集迎评资料时,领导小组要什么资料,各系、处会立马报来。确实,全院师生员工团结得像一个人,很多老师和干部对我说,为了学校的建设发展,为了学校的荣誉,我们拼了,人生能有几回搏!那种氛围、那种气势、那种精神,实在感人。

        评估的过程非常严格,但在党政班子的有力领导、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的共同努力下,1996年5月9日国家教委下达文件,通知我校“教学评价结论为合格,颁发合格证书”。这次国家级的严格考核,是对我校建设水平和成果的科学评定。顺利通过这次国家级考试,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拼出来的,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全校的凝聚力和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为1996年的四校合并行了奠基礼。

        1996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理工学院与三所分校合并,组建新天津理工学院。四所学校,有各自的建设历程、各自的教职工队伍、各自的办学风格,合为一校,而且要实现实质性合并、融合发展,谈何容易!问题多多,矛盾重重,从哪里抓起?通过调研、反复分析研究,统一认识,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就是团结!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团结建校”的号召,带动各项工作。合校大会召开后,我以老理工学院院长的名义召开了老理工中层干部会,做领导骨干的思想工作,着重讲了市委市政府决定四校合并对调整天津高教结构、集中力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实现合并融合发展任务的艰巨,老理工应有的担当。我提出老理工要“讲团结,讲风格,当好老大,不以老大自居”。因为无论从哪方面讲,原天津理工学院是排头

    老大,老大就要有老大的风格和胸怀,识大体、顾大局,要照顾三所分校,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要尊重各分校,不能歧视;要与分校同志和谐相处、合作共事,在团结建校过程中起带头作用。实践证明,老理工的干部和教职工做到了。

        合并工作千头万绪,实现实质性合并,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仅举四例。

        一是干部安排。管理骨干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态度对团结建校至关重要,关键在干部安排。

        党委提出:一视同仁、适当照顾。当时,全国不少高校合并,流传一句俏皮话:“校级干部满走廊,处级干部满礼堂,科级干部满操场”,新理工也是这种状况。安排使用干部,根本原则当然要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对四校干部要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视同仁、不偏不向。由于原分校是副局级规格,同岗位干部要比老理工低“半格”,在安排干部时,我们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同等条件下,适当照顾原分校干部。这样做,绝大多数干部是满意的、心平气和的。这就在关键环节上保障了学校大局的稳定。

        二是实施专业调整,统一培养计划。

        四校合并后,出现专业设置重复的情况。1996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颁布〈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的通知》,为贯彻上级关于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指示精神,学校召开原四校专业负责人座谈会,对学校提出的专业调整方案进行讨论。1996年暑假,学校召开了“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会议”,有关领导干部、原四校的系和专业负责人悉数与会,同时邀请了国家教委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指导,专题研究解决这个难题。研究结果是,有保留、有合并、有停办。讨论到停办专业和合并专业时,意见分歧最大。教师和管理干部为建设专业付出很多心血,要停要并,在情感上难以割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与会的管理骨干们领会国家教委《通知》精神,着眼学校长远发展,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商讨,形成了共识,统一

    了思想。这种以诚相待、畅所欲言、民主决策的做法,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专业调整的任务,同时有力促进了全校的大团结。会后,各专业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从1996级开始施行,实现了全院教学管理的统一。

        三是重视保留原分校的特色和优势,并大力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建设。

        原天大机电分校(理工一分院)1988年就酝酿开办特殊高等工科教育。经艰苦努力,终于在1991年获准建立特殊教育部,并于当年招收了6名聋哑学生,层次为专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聋哑学生工科教育的探索。合校后,学校大力支持聋生教育,经多方努力,于1997年获准建立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学制改为四年本科,增设专业,配备有力领导班

    子和骨干教师。在中残联和市政府关怀支持下,我校的聋人工学院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和世界有影响的高等特殊教育机构。

        原天津大学分校(理工二分院)遵照时任市委书记谭绍文同志“积极发展海运专业”的指示精神,于1985年筹建海洋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两个专业,并于1986年招生。但该分院占地面积仅11. 8亩,建筑面积不足5000平方米,很难容纳。海运系是建系10年,易址7次,甚至把图书资料打包,随时准备搬家。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建设两个有特色的专业。合

    校后,学校决定保留这两个专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尽力支持建设两个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通过了交通部的考核验收。经过多年艰苦建设,今天已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海运学院。

        原天津大学冶金分校设有冶金材料专业。这个传统优势专业,当然要保留。但该专业偏冶金,专业面过窄,已不适应材料科学发展趋势。学校组织该专业的干部和教师研究讨论,统一认识,并拨专项经费支持他们外出调研,对专业进行大力度、大幅度改造。经过多年持续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增设专业、推动科研,扩建成为材料科学学院。现在,材料学科已取得博士授予权,发展成为我校的优势学科。

        四是两手抓。既要审慎决策、精心组织,推动合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难题的解决,同时又要努力推进学校的发展。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完成了王顶堤校区新建、扩建工程,缓解、改善了办学条件。鉴于短时间难以解决集中一地办学问题,还要合理合规解决各办学点的设施维护和改善问题。

        西青校区(原机电分校校址)多年冬季受蒸汽取暖之困,没能解决。合并后,在学校努力下,争取到政府支持,学校补贴,更换了锅炉、改造管道和散热系统,实现了气暖变水暖,改善了供暖环境,保证了供热安全,该校区的师生员工十分高兴,说解决了多年的一块心病。经过努力,1998年我校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严格审核评估,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同时获批工、理、管三类学科各一个硕士授权点。

        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学校党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基本完成了市委提出的四校实质性合并的任务。实践证明,四校合并实现了优势互补,4个1 相加大于4,融合发展、迅速壮大办学实力的目标;增强了四校师生员工对新理工的心理认同和团结建校的责任感;为全体天理人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我校合并的做法和成效,受到国家教委的肯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论是老理工还是三所分校,其创立、建设、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很多困难、拦路虎。“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种种困难,磨砺了天理人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如经典老歌《团结就是力量》所唱的:“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珍惜团结,拼搏开拓,艰苦奋斗,成为天理人的风格和传家宝。今天,虽然我们的办学实力、整体水平已大大提高,但不能忘了本色。学校建设发展道路长远,还需闯关夺隘,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更加需要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永远成为每一位天理人实现人生梦想、学校实现新腾飞的强力之翼!

        (三)校训是一校的校诫

        我校的校训是“重德重能 求实求新”。这个校训是如何提出的呢?1998 年,四校合并任务圆满完成,学校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创出特色”上来。师生员工有一种议论和呼声,新理工应该有新标志,建议设计制作校徽,制定校训,谱写校歌。这一建议引起领导班子的重视。校领导班子曾讨论过此事,倡导师生员工提出方案。最先要确定的是校徽,陆续收到几个设计方案后,大家一致认为曹作良副院长指导机械系的师生设计的方案较好,后在该方案基础上作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校徽,一直沿用至今。校歌的谱写,没有推动。关于校训,有的同志提出了一些想法,但未提出文字表述。我对校训作了一些调研,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了一些思考,大约在六七月份提出了“重德重能 求实求新”的方案,并与部分同志讨论,得到了一些同志赞同。记得当时南开校区(原天津大学分校校址)在校门口就写出了“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经过一段时间议论,很多同志倾向于这个表述。1999 年上半年,校领导班子曾讨论过校训问题,讨论了这个表述。会上,有的同志提出,我校建校时间还不长,不宜制定校训,再建设发展一个时期,时机成熟后再制定为好。会议采纳了这个意见。关于校训的讨论就停了下来。把“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确定为校训,是之后领导班子的决定,并请李瑞环同志题写了校训。

        对于这个校训的内涵和发挥的作用,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字面上不难理解,也不会产生歧义。就是强调重品德、道德的培养磨炼,重技能、能力的训练提高;强调为人做事要求实际、求实效、实事求是,要追求开拓创新、敢于冲到最前沿。这既是对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特质的要求,也是对教职员工应具素质的要求;既是教风、学风、校风的体现,也是学校特有的文化传统。

        当时有的同志提出,这个表述与不少学校的校训相近。我是这样认识的。古今中外学校的校训具有较高程度的共性,这是必然的,因为校训总是围绕办学宗旨,对培养人才、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方面提出表述。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天津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等。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对学校教育有统一的要求,那就是要遵循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我理解,教育方针总的精神是三方面,一是明确教育为谁服务,就是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是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德智体美劳,都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三是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各校制定校训,必定也必须反映教育方针,而不允许偏离这个大方向。所以,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学校提出的校训,体现出更多的共性。这样会不会“千校一面”“千校一训“呢?我看不会。且不说各校校训的表述不会完全一样,重要的是,各校孕育其校训的发展脉络不同,各有独特的校训实践方式,校训影响的深度、广度、持久性也有差别。所以,应该着力的是,结合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持之以恒地宣传校训,引导师生员工自觉践行校训、传承校训,使之成为全体天理人、一代又一代天理人的品格、作风、特质,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

        校训是足迹,更是路标。“重德重能 求实求新”的校训,不是由谁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由我们学校建设发展孕育出来的。建校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高尚道德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十分重视引导师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较早就建设了校内外实习基地,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室,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创造多种创新平台。

    【导语】李军教授自 1999 年 1 月任四校合并后新的天津理工学院院长,亲历了我校成功更名为大学、启动新校区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并于学校更名后任天津理工大学首任校长,带领学校经历了深化改革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校友会专访了李军教授,就学校的相关历史进行了深入交谈。此次访谈以问答形式开启李军教授对那一段历史的深情回顾。


    Baidu
    map